笃行录
阅读主题
正文字体
字体大小

受辱不辨

本章节452字2023-12-11 15:45:22

受辱不辨

家父在德惠孔宅办理讲习 ,因地址狭小,乃在北村,设立一班,该班与慈善会比邻。家父讲究妇女道德,人咸佩服。会长毕惠卿曾在军界作事,见家父在彼,信从者众,恐该会将受影响。某日,招家父至会,毕会长怒言相加。言汝本一农夫,有何知能,竟敢来此设教立学,所讲者谬误支离,更不宜于社会,非驱逐出境不可。当时随同家父之人,几不能忍受,势将与之动武。家父曰:『士各有志,人各有心。我与汝见地不同,当不能相合,所谓隔界是也。决无一言以相忤。』说毕,唯唯而去。毕会长竟自行请罪云。

人当在势力压迫之下,任何辱骂践踏,均能忍受,此常例也。若当势均力敌,则不能忍受矣。至多人赞成,势力较大于对方,而能受辱骂,不与之较,殊非常人所能者。家父在德惠,信从者甚众,而能甘受辱骂,但云隔界,不与之较,且毫无怒意,是真常人所难能者。廉蔺交 欢,为千古美谈,良有以夫。至隔界之言,常人或有不悉其意者。家父谓今人多以禀性主事,故专用势力。若以天性主事者,决不施行辱骂于人。毕会长虽为慈善会长,而仍以禀性主事,家父专以天性主事,岂非隔界太远乎?

网友评论